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开局少帅:我要下南洋 > 第 53 章 一等功

第 53 章 一等功

距离最近的张老幺想都没想,猛地扑了过去,捡起那颗冒着烟的手榴弹,用尽全身力气朝着法军的方向反扔了回去!

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在离法军十几米远的地方爆炸,弹片和冲击波暂时阻止了敌人的追击。

“好样的老幺!快撤!”马贵喊道。

队伍趁机又向后撤了一段距离。但法军的机枪很快又响了起来,子弹追着他们的脚步。

张老幺在奔跑中突然感觉小腿一麻,随即传来钻心的疼痛,整个人向前扑倒在地。

“老幺中弹了!”旁边的战友喊道。

马贵和王排长立刻转身想过来拉他。

“别管我!你们快走!”张老幺忍着剧痛,翻过身,靠着树干坐起来。

他把打空了弹夹的加兰德步枪架在身前,艰难地从子弹袋里掏出新的八发弹夹,用力压进弹仓。

“我挡住他们!”张老幺大声的喊道。

他的左小腿被子弹贯穿,鲜血汩汩地往外冒,瞬间染红了裤腿和脚下的泥土,他决定不拖累排长他们。

“放屁!老子背你走!”马贵红着眼睛要冲过来。

“班长!走啊!”张老幺嘶吼着,声音因为疼痛而变形,他猛地推开马贵伸过来的手。

“告诉我爹娘……儿子没给他们丢脸……龙大帅分的地……他们好好种……”

他说着,已经将子弹上膛,对着追上来的法军扣动了扳机。

王排长看着张老幺决绝的眼神,又看了看越追越近的法军,知道再尤豫所有人都得交代在这里。

他猛地一跺脚,眼中含泪,嘶哑着吼道:“马贵!走!这是命令!”

马贵痛苦地吼了一声,被其他战友拉着,跟着王排长继续向后撤。

张老幺独自一人靠在树后,左腿已经完全使不上力,剧痛一阵阵袭来,让他额头冷汗直冒。

他咬着牙,用颤斗的手举起步枪,朝着影影绰绰追来的法军士兵,一枪,又一枪地射击。

枪声在丛林中回荡,显得格外孤独和悲壮。

法军发现只有一个人断后,试图包围上来。

子弹“嗖嗖”地从他身边飞过,打在树干上,溅起一片片木屑。

“来吧……龟儿子……”张老幺喃喃着,眼神开始模糊,失血过多让他感到浑身发冷。

他打光了最后一个弹夹里的子弹,视线里,几个法军士兵已经小心翼翼地逼近到了十几米外。

他试图拔出腰间的剌刀,但手已经没什么力气。

最终,他只是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将那支打空了子弹、枪管都有些发烫的1加兰德步枪,紧紧地、紧紧地抱在了怀里,仿佛抱着最珍贵的东西。

手指死死地抠着护木和枪机。

几声枪响。

张老幺身体猛地一震,头缓缓垂下,倚靠在了树干上。

鲜血从他胸前和腿上的弹孔不断渗出,但他怀里的那支步枪,却被他抱得稳稳的,没有松开。

……

几天后,这份由王大山排长带回来的、用鲜血换来的侦察报告,连同张老幺英勇断后、壮烈牺牲的详细情况,被层层上报,最终摆在了参谋长陈耀祖的办公桌上。

陈耀祖看着报告上关于法军与胡越复杂关系的记录,以及那个潮汕寨子出尔反尔的背叛,脸色十分的难看。

当他读到侦察兵张老幺,那个籍贯四川的年轻士兵,为了掩护战友撤退,孤身断后,直至牺牲仍紧握步枪的细节时,他沉默了很久,用红笔在“张老幺”这个名字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在随后的联邦人民军委员会常务会议上,陈耀祖向龙少华汇报了巴色地区最新的敌情动态,并在最后,特意提到了士兵张老幺的事迹。

“……大帅,侦察营士兵张老幺,在此次任务中,沉着勇敢,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反投手榴弹阻滞敌军。

并在身负重伤后,毅然决然留下断后,孤身与敌周旋,最终壮烈牺牲。据带回的战友描述,他牺牲时,仍紧紧抱着他的武器。”

陈耀祖的声音有些低沉的讲述着这件事情。

龙少华坐在主位上,静静地听着,也在看着传上来的报告。

当听到张老幺牺牲时的细节,他的动作停顿了一下。

“张老幺……”龙少华轻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仿佛要把它记住。

“家里还有什么人?”

“回主席,文档记录,他是川省南充人,家里有父母,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是家中长子。随移民南下来投军,就是为了家里能多分田地。”

陈耀祖将自己调查到了资料说了出来。

龙少华点了点头,沉默许久之后,突然开口说道:“传我的命令!”

“追授士兵张老幺‘北圻联邦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抚恤按最高标准发放,其直系亲属终身由联邦财政供养!”

“在其居住地方(移民登记地),由其所在地方政府,主持颁发‘一等功臣之家’属匾,永久悬挂!另,在其家庭原有土地份额基础上,再加赐上等水田二十亩,耕牛一头!”

“将张老幺的英雄事迹,通报全军!要让每一个士兵都知道,为联邦流血牺牲者,联邦绝不亏待!他的家人,就是全体北圻军人的家人!”

“另外,那个寨子里的人”龙少华眼神冰冷地看着李伯来,缓缓吐出四个字:“寸草不留!”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

很快,“张老幺”这个名字,伴随着他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事迹,通过军报、通报和各级政工干部的宣讲,象风一样传遍了北圻联邦人民军的每一个连队,每一个哨所。

那张年轻、带着川娃子特有的倔强面孔,以及他在树下紧抱步枪牺牲的悲壮场景(根据王大山等人描述由宣传人员绘制的插图),深深地刻印在了许多士兵的脑海里。

在训练间隙,在战前动员会上,张老幺的名字被一次次提起。

“看看人家张老幺!四川娃子,为了掩护弟兄们,一个人打到最后!连法国佬都佩服!”

“大帅说了,功臣之家,光荣一辈子!土地、抚恤,一样不少!”

“咱们当兵为啥?不就是为了家里能过上好日子,为了咱们华人能在这片地方挺直腰杆?张老幺做到了!他是好样的!”

这种荣誉感、使命感,以及对丰厚抚恤和土地奖励的向往情绪,在军队中悄然蔓延。

这是这些当兵的从来没有过的体验,这些当兵的只知道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没想到自己这群臭当兵的,居然也能被大帅看到,事迹也被传遍整个联邦。

许多像张老幺一样,从贫穷的云贵川地区南下,为了土地和生存而拿起枪的年轻士兵,内心深处被深深地触动了。

他们更加克苦地训练,更加渴望在未来的战斗中立功,既能光宗耀祖,也能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象张老幺那样。

张老幺,这个普通的四川士兵,他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

他成为了北圻联邦人民军树立起的第一个、影响深远的英雄模范典型。

他的牺牲,不仅仅是一次战术侦察的代价,更化作了一种激励士气和凝聚人心的强大力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