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官居一品养黛玉 > 第548章 贾赦请罪下

第548章 贾赦请罪下

“是……是还有一事。”贾赦的声音细若蚊蝇,却清淅地传到了皇上耳中。

“你还真有?”这下连皇上都真的有些震惊了,他打量着贾赦这副唯唯诺诺、胆小如鼠的样子,心中不禁升起一个荒谬的念头:这算不算是“蔫人出豹子”?

看着老实懦弱,背地里难不成还真干了许多错事?他正暗自思忖,便听贾赦继续说道:“启禀皇上,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臣与臣弟刚刚分家不久,甄家曾经派人秘密来过臣府上一次,说是要和臣谈一桩‘大买卖’。”

贾赦努力回忆着,语速很慢,似乎在斟酌用词,“可臣自知愚钝,家中那点田庄铺子尚且打理不清,闹得入不敷出,哪有什么经商的天分?更不敢沾染什么‘大买卖’,所以当时就婉言拒绝了。”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才道:“不过,臣当时留了个心眼,觉得甄家行事诡秘,所谓‘大买卖’恐怕非同寻常。臣便……便私下派了两个还算机灵可靠的,悄悄留意着,看甄家后来都接触了京中哪些人家,试图打探那‘大买卖’究竟是什么。”

接着,贾赦将自己手下探听到的、甄家后续接触过的几家勋贵或富商的名字一一报了出来,其中有些已被侦部记录在案,有些则尚未引起注意。

最后,他小心翼翼地说道:“臣……臣只知道这些,至于甄家最后到底选中了谁家合作,那‘大买卖’究竟成了没有,臣就实在不知道了。臣所言句句属实,不敢有半句虚言!”

皇上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玉扳指。

还行,这贾赦虽然窝窝囊囊的知道了很多事,但好在也没干成什么大的。

根据他提供的这些线索,与侦部密报中关于荣国府的一些零散记录能够相互印证,补充了一些细节。看来,这贾赦虽然胆小怕事,贪财无能,但在保全自身方面,倒还有几分小聪明和警剔性。

贾赦屏住呼吸,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良久,皇上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随口一提,却又字字千钧:“贾爱卿。”

“臣在!”贾赦一个激灵。

皇上的目光似乎通过他,语气平淡却意味深长:“朕看重林家,也喜欢康乐县主,朕不希望康乐县主,有一个不那么光彩的外家。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这话如同一声惊雷,在贾赦耳边炸响!

皇上这话……是在敲打他,但也是一条出路!皇上这是在警告他,安分守己,别再惹是生非,别因为贾家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牵连到林家,更别妄想借着那层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去攀附或者给林家抹黑!

贾赦连忙以头触地,声音带着劫后馀生的激动与无比的信誓旦旦:“臣明白!臣叩谢皇上教悔!臣日后定当谨言慎行,恪守本分,绝不敢再行差踏错,绝不惹一丝一毫的麻烦!臣叩谢天恩!”

皇上看着贾赦那副恨不得把“安分守己”四个字刻在脑门上的样子,知道他确实听懂了。想着打一棒子也得给颗甜枣,更何况还牵扯到林家的体面。

于是,皇上语气略缓:“贾爱卿能明白就好。”

虽说贾赦进宫是来请罪的,但皇上既然不打算深究,面子上总要过得去。于是,皇上还是象征性地赏赐了两匹时新的宫缎给他,算是安抚,也全了君臣之仪。

贾赦抱着那两匹在他看来如同“免死金牌”般的绸缎,几乎是脚下发飘、高高兴兴地回府去了,与来时那副如丧考妣的模样判若两人。

此刻,贾赦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就是牢牢记住皇上这句话,回去就紧闭门户,安安分分地做他的“一等将军”,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与京城荣国府那“劫后馀生”的轻松氛围截然相反,身在金陵的林淡,此刻是半点也高兴不起来。

房间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林淡凝重如水的面色。

他盯着眼前虽然换了干净衣裳、梳洗过,但神色依旧躬敬甚至带着几分徨恐的苗峰,眉头紧锁,再次确认道:“依你所言,这私铸铜钱,流通起来竟如此‘便利’?只需要买通军中一位副将级别官员,利用职权,将本该发放的官铸饷银,暗中替换成私铸的铜钱,就能在其管辖范围内,甚至更广的局域畅通无阻?”

“回大人,正是如此。”苗峰小心翼翼地回答,生怕触怒了这位气场强大的钦差,“能做到副将位置的,手下必然培植了一批心腹亲信,形成了一个利益小圈子。只要副将本人愿意行这个方便,点头默许,后续如何交接、如何分发、如何封锁消息,自然有他手下的人去安排接应,环环相扣,难以察觉。”

林淡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他又将问题引向更致命的军火:“那军中兵器以次充好呢?也是通过买通这等级别的将领?”

“不,大人,军火替换……反倒不用如此麻烦,也不需要买通级别那么高的将领。”

苗峰的回答出乎林淡的意料,“只需要打点好沿途或者驻地负责仓储、转运的那些小官就行。比如‘粮草转运督官’、‘甲字库仓督’、‘丙字库副使’这类,官职不高,往往只有七八品,甚至不入流,但恰恰是经手具体事务的人。”

“当真?”林淡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寒意。

兵器质量关乎将士生死、边防稳固,竟如此儿戏?

“罪民不敢欺瞒大人!”苗峰感受到林淡语气中的质疑和怒意,连忙解释,“大人明鉴,这军火器械,不同于每月发放的饷银,它们往往是批量运往军中储备,可能数月,甚至一两年都未必会启用、查验。因此,即便真的出了问题,等到被发现时,也大可以一句‘存放年久,保养不善,自然损耗’来搪塞推诿。时间,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

林淡追问道:“难道军中就完全没有抽检制度吗?”

苗峰闻言,有些意外地抬眼快速瞥了林淡一眼,心中暗惊这位钦差大人竟连如此细致的管理环节都知晓,态度愈发谨慎,低声道:“大人所问切中要害。军中确有抽检之制,只是这抽检何时进行,抽查哪些批量,最后呈送到上官面前检验的样品是哪些,往往都是由负责具体仓储的‘库仓督’这类小官来经办。他们自然会提前将早已准备好的、符合标准的优质样品挑选出来,供上官查验。至于那些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劣质兵器,则被混在大量的合格品中,或者存放在不易被查到的角落,若非大规模启用或者发生重大变故,极难被发现。”

林淡听着苗峰所言,这条利用制度漏洞和人性贪婪构建起来的黑色链条,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脑子里嗡嗡作响。这其中的猫腻和隐患,比他最初预想的还要严重和普遍!

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和寒意,声音沉冷如冰,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苗峰,你既然知晓内情,那么,具体是哪些卫所、哪些边镇的军械,被动了手脚?你可知道,都有哪些军中的军火,是以次充好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