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DeepBlack深渊 > 第234章 风控的阴影

第234章 风控的阴影

就在“暗影”内部为第一次成功分红而士气高涨之际,远在新加坡和香港的金融堡垒内部,细微却不容忽视的裂痕正在悄然蔓延。庞大的资金流动,如同在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终究无法完全避开那些负责维护堤坝的守望者——银行及监管机构的合规与风控部门。

新加坡,某国际银行(sib)总部大楼。

尽管已是深夜,合规部门的某个开放式办公区依然灯火通明。这里没有交易大厅的喧嚣,只有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和偶尔低沉的讨论声。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焦虑。这里的职员是银行的“免疫系统”,他们的任务是识别和隔离那些可能带来法律和声誉风险的异常交易。

其中一个警报集群,引起了萨姆的特别注意。

警报涉及数家看似毫无关联的公司账户,这些账户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新加坡、香港、泰国),但其资金流动却显示出令人费解的关联性。系统提示,这些账户之间存在“间接资金循环”和“疑似贸易背景虚增”的嫌疑。

- 账户a: 新加坡“宏图远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苏菲控制的核心空壳之一)。近期有多笔来自不同离岸公司(注册地在bvi、开曼)的大额资金汇入,名义为“咨询服务费”和“贸易预付款”。

- 账户b:香港一家名为“卓越电子元件”的公司(同样是空壳)。收到来自“宏图远景”的巨额货款,用于采购远高于市场价的集成电路。

单独看每一笔交易,文件齐全,表面合规。但将这些账户的活动串联起来,系统勾勒出了一幅模糊却令人不安的图景:资金似乎在几个特定的空壳公司和实体产业之间循环流动,某些贸易的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正常范围,且最终的资金受益方始终隐匿在层层离岸架构之后。

“典型的‘yerg’(分层)和‘tegration’(融合)手法……”萨姆喃喃自语,用笔敲打着桌面。他经验丰富,一眼就看出了这是洗钱活动的常见特征。但对方做得相当谨慎和专业,没有触发更高等级的紧急警报,所有交易金额都巧妙地控制在需要重点监控但又并非必然违规的阈值之下,文件也伪造得几乎天衣无缝。

他调取了这些账户的开户信息和近期交易记录,试图找到更直接的证据或关联点。他发现,“宏图远景”的公司秘书是“诚信秘书服务公司”,这家公司处理大量类似空壳业务,背景复杂。而香港“卓越电子”的账户,是由分行的一位李姓经理经手,审批流程似乎异常“顺畅”。

萨姆感到事情不简单。这不像是一般的小打小闹,背后可能是一个有组织、有专业知识的犯罪网络。他按照程序,将这一系列警报升级为“可疑活动报告”(sar)的初稿,并标注了“需要进一步调查,可能涉及复杂洗钱计划”,提交给了他的上级——合规部门主管。

几乎在同一时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as)的某个监控中心,其覆盖全银行业的宏观审慎监控系统,也捕捉到了类似的异常信号。系统通过跨行数据比对,发现有几个名字(如那几个离岸公司的名称、以及“宏图远景”等)在不同银行的交易网络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个若隐若现的“社区”。虽然每个单独的交易都看似合规,但聚合起来的模式,触发了as系统的隐性警报。

一份内部关注名单开始悄然更新,这些实体和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尚未明确指向苏菲),被标记为“需要观察”。as并未立刻采取行动,因为证据尚不充分,但他们已经张开了无形的监控网络。

香港,星展银行(dbs)分行。

他不敢直接联系苏菲,生怕通讯被监控。只能在极度的焦虑中等待,祈祷这只是例行检查,不会查到他头上。

新加坡,苏菲的公寓。

苏菲并没有直接接到任何询问,但她凭借律师的敏锐和长期处于压力下的直觉,察觉到一丝不对劲。

首先是她律所的一位助理无意中提起,最近在处理几家离岸公司文件时,感觉对方(注册代理)的回复速度比以前慢了一些,似乎更加“谨慎”。

最重要的是,她发现自己那个用于接收“幽灵”指令和资金的加密邮箱,最近几次登录时,系统日志显示有来自陌生ip的试探性访问记录(这是素察设置的陷阱,用于检测潜在的黑客攻击或监控)。虽然未能突破加密,但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些零碎的、看似不相关的信息,在她脑海中拼凑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警告:他们可能已经被盯上了。

她感到一阵心悸,那种熟悉的、被猎手盯上的恐惧感再次袭来。她立刻通过最安全的渠道,向“幽灵”发送了紧急报告,详细陈述了她察觉到的所有异常迹象,并表达了对潜在调查的担忧。

风控的阴影,如同远处海平面上升起的乌云,虽然尚未带来暴风雨,但那低沉的气压和隐约的雷声,已经预示着风暴可能来临。

“暗影”精心构筑的金融堡垒,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正统金融监管体系的、无声却强大的压力。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更加如履薄冰。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网络的暴露和崩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