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沙漠修仙:王氏家族崛起记 > 第71章 青泽堡绿洲

第71章 青泽堡绿洲

时光如赤沙荒漠的细沙,在灼热的热风里悄然滑落,无声无息。距黑水泽那场荡气回肠的大捷,已悄然过了月馀。青泽堡以弱胜强,大败神秘诡谲的“影”组织、拼死救回汪家盟友的消息,并未借着胜势大肆张扬,却似沙漠深处传来的驼铃,细碎却执着地在沙海各部族间流传。

对于那些在流沙与风暴中挣扎求存的流浪部族,以及孤悬沙海、朝不保夕的零散散修而言,这则消息不啻于暗夜里的一簇篝火,既照亮了生存的希望,也点燃了他们投奔的念头。赤沙荒漠向来以残酷着称,流沙能吞噬整支商队,黑风暴可摧毁百年古城,弱小部族被欺凌、散修被劫掠更是常事。青泽堡的胜利,象一道惊雷划破死寂的沙海,让无数在绝境中苦熬的生灵看到了一线生机——那座在夯土城墙后竖起的旗帜,或许就是乱世中的避风港。

这一日的青泽堡外,竟罕见地排起了蜿蜒的长队,如同一条疲惫却执着的长蛇,盘踞在堡垒前滚烫的沙地上。晨光初露时,队伍已从堡门延伸至数里之外,沙尘在队列上空轻轻弥漫,与远处地平线交融成一片朦胧的黄。队首的沙民们个个风尘仆仆,脸上刻满了风沙的沟壑,破旧的衣衫补丁摞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黝黑结实的臂膀在晨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妇女们怀里抱着熟睡的孩童,用头巾仔细裹住孩子的脸,生怕风沙惊扰了梦境,衣角则紧紧牵着稍大些的孩子,小家伙们睁着怯生生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前方巍峨的堡垒,眼神里交织着对未知的忐忑与对安稳的热切期盼。

队伍中段,好几名气息不弱的散修负手而立,与沙民的拘谨不同,他们有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这座日益壮盛的堡垒,有的和家人一起低声细语安慰,他们心中也是踟蹰不安,不知道王氏愿不愿意接纳他们,但是自己的家人没有绿洲愿意收纳,只能来清泽堡碰一碰运气!夯土加固的城墙又增高了数尺,墙面被精心夯实,泛着坚实的土黄色,墙头旌旗猎猎,青绿色的“王”字旗在风中舒展,猎猎作响。巡逻的卫卒身着统一的皮甲,腰佩弯刀,步伐沉稳如钟,周身隐约流转着灵韵气息,显然皆是淬体有成的好手,实力不容小觑。一名留着短须的散修暗自点头,他闯荡沙海数十年,见过无数昙花一现的势力,却从未有哪个像青泽堡这般,在大败强敌后仍能保持如此规整的秩序,这份底蕴,足以让人心生敬畏。

堡门内侧,王长远与王青依正并肩主持接纳事宜,身后是十馀名校对身份的族老与卫卒,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王长远身着青色族袍,衣料上绣着细密的蔓草纹,那是王氏家族的族徽,面容严肃如铁,手中握着族中传承的甄别玉牌,玉牌通体莹白,刻有繁复的灵纹,只需将玉牌贴在来人眉心,便能辨明其身份来历,是否有隐藏修为或歹意。他逐一核对,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丝异常,对每一位投奔者都细细盘问,确保青泽堡的安全。

王青依则一袭浅绿衣裙,裙摆绣着细碎的沙棘花纹,与她温和的气质相得益彰,神情温和却不失干练。她轻声安抚着紧张的沙民,“莫怕,入了青泽堡,便是一家人,有饭吃,有屋住,再不用受风沙奔波之苦。”话语轻柔,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同时,她监督着问心誓约的履行,案几上摆放着一碗碗鲜红的朱砂,每一位新成员都需以指尖蘸取,在誓约卷轴上按下手印,以精血为引,立下不容违背的誓言。

“我等自愿添加青泽堡,奉王氏为主,同心同德,护堡卫族,若有二心,灵脉俱断,魂归沙海!”低沉而坚定的誓言在沙地上回荡,此起彼伏,穿透了清晨的薄雾,直上云宵。每一个字都饱含着诚意,每一个手印都承载着期盼,那是绝境中抓住希望的执着,是对未来安稳生活的向往。经此一番严格甄别,青泽堡这几日便吸纳了一百六十馀名新成员,其中多为身强体壮、能耕能战的沙民,他们常年在沙漠中劳作,筋骨强健,是最好的劳动力与兵源;另有十馀名身怀锻造、采药、驯兽等技艺的低阶散修,虽修为不高,却各有专长,能为堡内补充紧缺的技术力量。

他们的添加,让堡内人口骤增至六百之数。骤然增加的人口给堡内的食宿、管理带来了不小压力——粮仓需加紧晾晒新收的粟米,营房要连夜搭建,族中管事们忙得脚不沾地,每日奔波于各处协调。但更多的劳动力也为青泽堡注入了蓬勃的活力,夯土声、锻造声、孩童的嬉闹声、妇人的笑语声交织在一起,取代了往日的寂静,让这座堡垒愈发有了烟火气,仿佛一颗沉寂已久的种子,终于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而比吸纳流民更让王青元及内核族人欣喜若狂的,是隐脉的归来。借着这次吸纳流民的东风,由王长鸿长老率领的王氏隐脉,共计三十七人,悄然混杂在流民队伍中,如同导入江海的溪流,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家族的怀抱!这三十七人中,竟有二十名身具修为的族人,虽大多只是炼气初期、中期的境界,却皆是王氏嫡系血脉,是家族最可靠的力量,更是王氏传承绵延的希望火种。

百年前,王氏家族遭逢大难,为避仇敌追杀,族中三长老率领部分嫡系族人隐匿于沙海深处,与世隔绝,忍辱负重,只为有朝一日能重返故土。这些年,隐脉族人在荒漠中艰难求生,既要躲避仇敌追查,又要抵御风沙侵袭,修为进展缓慢,却始终坚守着家族的信念,从未忘却归乡之愿。此次青泽堡大败“影”组织,声名鹊起!

消息传到隐脉,王长鸿长老却担心青泽堡这里伤亡惨重,保守空虚!他立刻率领族人,乔装成普通流民,历经数日跋涉,终于抵达了魂牵梦萦的青泽堡,只为守卫清泽堡,守护家族!

当王长鸿身着洗得发白的灰色布衣,带着族人走到堡门内侧,与等侯在此的王长远四目相对时,两位阔别近百年的老兄弟先是僵立原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他们都已不再年轻,鬓角染霜,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唯有眼中的血脉羁拌,历经百年风霜,依旧滚烫。眼中瞬间蓄满了浑浊的泪水,而后不约而同地快步上前,紧紧相拥在一起,力道之大,仿佛要将这百年的隔阂与思念都融化在这一抱之中。

“三哥……”“九弟……”沙哑的呼唤里饱含着百年的思念与牵挂,积攒了近一个世纪的委屈、担忧与期盼,此刻尽数化作滚烫的泪水,浸湿了彼此的肩头。周围知情的族人见状,也纷纷红了眼框,低声唏嘘不已——隐脉的回归,不仅让青泽堡的实力凭空壮大了一截,更象征着王氏家族历经百年离散、磨难重重后的真正团聚,这份意义,远比增添几位修士更为深远。它象一道无形的纽带,将所有王氏族人的心紧紧系在一起,让家族的凝聚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王青元得知消息后,亲自从内堡赶来,见到王长鸿长老及各位隐脉族人,当即躬身行礼,声音哽咽:“诸位长老、族人,辛苦你们了,欢迎回家!”族人们齐声应答,声音里满是激动与归属感,百年的漂泊与隐忍,在这一刻终于有了圆满的归宿。当晚,青泽堡张灯结彩,杀牛宰羊,举办了盛大的庆宴,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回荡在沙海夜空,那是属于王氏家族的团圆之夜,也是青泽堡迈向新辉煌的开端。

就在家族人心凝聚、势力壮大之际,青泽堡外的环境也悄然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或许是王氏家族气运渐盛、人心归拢所凝聚的福泽,或许是王青元筑基成功后,周身灵韵无形中改善了地脉流转——唯有王青元自己知道,这是他以筑基中期顶峰的深厚修为和超过筑基后期的强大神识,耗时半月,悄悄梳理了灵泉渗水点地下的堵漏,扩展了水流缝隙的成果。

堡外那片依靠灵泉渗水点形成的小洼地,随着水量的增加,竟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数倍有馀,原本略显浑浊的水质变得清澈见底,阳光洒在水面上,折射出粼粼波光,宛如碎金浮动。更令人惊喜的是,一道细细的溪流从洼地边缘溢出,如同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着流向远方,所过之处,干裂的沙地渐渐变得湿润,泛起淡淡的黑褐色,开始冒出点点绿意,那是生命复苏的颜色。

以这片水源为中心,耐旱的沙棘林如同得到了甘霖滋养,疯狂地向外蔓延,密密麻麻的枝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近百丈宽的天然绿色屏障。沙棘的叶片翠绿鲜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枝头已开始结出小小的青果,青涩却充满生机。沙棘不仅能固沙防风,有效抵御风沙对堡垒的侵蚀,更为堡内养殖的灵蜂提供了更广阔的蜜源,让灵蜜的产量也随之大增,品质也愈发醇厚。

之前从秘境移栽到外界的火焰枣树苗,也终于在这片土地上扎下了深根,枝干愈发粗壮,表皮泛着暗红色的光泽,叶片鲜红似火,与翠绿的沙棘林交错生长,红绿相映,色彩斑烂,为这片新生的绿洲增添了几分灵动色彩。火焰枣是罕见的灵植,果实成熟后不仅美味可口,还能滋养灵力,对低阶修士和凡人都大有裨益,它的成活,让青泽堡又多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族中负责农事的族人见状,又尝试着引种了沙枣、胡杨等耐旱果树,以及粟米、荞麦等杂粮作物。他们小心翼翼地开垦土地,引水灌溉,日夜照料,没想到竟大多成活,嫩绿的秧苗在风中摇曳,舒展着娇嫩的叶片,昭示着丰收的可能。胡杨树苗虽还矮小,却已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它被誉为“沙漠神树”,耐旱耐涝,寿命极长,待其长成,必将成为青泽堡最坚实的绿色屏障;沙枣花香浓郁,果实甘甜,既能食用,又能入药,是沙海居民喜爱的作物;粟米、荞麦则是耐旱的杂粮,产量稳定,能为堡内提供充足的粮食,解决人口增长带来的口粮压力。

这片初生的绿洲,规模虽尚显狭小,却如同沙漠中的一颗绿宝石,镶崁在赤黄的沙海之中,像征着生机与希望。绿洲的出现,吸引了野兔、沙鸟等小型动物前来凄息,它们在林间穿梭、溪边饮水,时不时发出几声清脆的鸣叫,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野趣。而日益改善的环境,也让原本不愿绕道的商队改变了主意,不少来往于赤沙荒漠边缘的商队,纷纷选择途经青泽堡,既能补充水源和物资,又能与青泽堡进行贸易往来,换取灵蜜、沙棘果等特色物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