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7日,河内。
从各地赶来的将领们,风尘仆仆却精神斗擞。
机场、火车站、码头,随处可见穿着北圻军服的高级军官互相敬礼、寒喧,然后被等侯的吉普车接走,直奔联邦大楼。
联邦大楼最大的会议室被重新布置过,原本的满墙的油画被撤下,换上了千里江山图和巨大的北圻联邦疆域图。
长条会议桌铺着墨绿色的绒布,座位前放着名牌和茶水。
“文龙老弟,别来无恙!”周容桂大步上前,用力拍了拍李文龙的肩膀,声音洪亮。
“听说你在西贡城下,吓得南边各省市官员排队投降,这风头可是出大了!”
李文龙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回敬道:“比不得你周司令,灭一国之威风,谁能比得上!”
“都是为大帅效力,分什么彼此。”周容桂笑着打了个哈哈,立马转移话题:
“倒是赵庆芳赵师长,在西疆(掸邦、泰北)山地纵横弛骋,那些缅甸的军阀,可都是看他的眼色行事,最是威风啊。”
赵庆芳连忙摆摆手:“那地方太穷,山多路难走,天天钻林子剿匪,比不过你那大城市过的舒服。”
随后他压低声音:“诸位,说正事。这次突然把我们都召回来,连边境防务都暂时交给了副手,听说……是那件事定了?”
几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他们早已风闻,这两天以来,大帅龙少华与首相赵春立、总参谋长陈耀祖等内核层,几乎闭门不出,日夜筹划的,便是那开国立制的大事。
他们浴血奋战,从滇桂打到暹罗湾,等的就是这一天。
“八九不离十了。”王启年接口道,脸上带着憧憬,“咱们这群军人,终于要有个堂堂正正的国号了!”
“哎呀,有什么话不能找个没人的地方议论,这人多眼杂的。”李敖插话道。
这时,会议室厚重的木门被侍从推开,秘书长王文林站在门口,他身着深色中山装,神情肃穆而庄重:
“各位委员,首相,部长们已到齐。大帅片刻即至,请诸位入场,会议即将开始。”
众人立刻收敛了谈笑,整理了一下衣冠,按序鱼贯而入。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内阁首相赵春立、总参谋长陈耀祖、人民军总政治部部长张庆来、财政部长李国基、内政部长张文远、工业部长贝季尧、教育部梅校长等文官领袖已然就座。
见到风尘仆仆赶回来的将领们,双方互相点头致意,按着铭牌就坐。
上午九点整,龙少华穿着一身没有军衔的墨绿色军便服,走进了会议室。
原本嘈杂的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将领“唰”地一声起立,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都坐。”龙少华走到主位,双手虚按了一下,自己率先坐下。
他环视一圈,看到了一张张熟悉又带着期盼的面孔。
“人齐了。”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淅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今天叫大家来,只为一件事——立国。”
尽管早有预料,这两个字还是让在座众人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更加有力地跳动起来。
“西贡拿下快两个月了,该清理的清理了,该安抚的安抚了。咱们的地盘,北到凉山、老街,与兔子隔界相望;南到金瓯角,直面暹罗湾;西边控制了萨尔温江上游,东边是整个南海海岸线,拥有了整条湄公河。
算上泰北和呵叻高原,总面积达到110万平方公里了。华人连移民带本地华裔,超过两千万去了,各族总人口达到了六千万。”
(查到的资料,当时越南大概在4000万;柬埔寨400万左右;老挝只查到1970年只有200万,当时是在内战。)
龙少华语速平稳,象是在陈述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这么大个摊子,不能再象以前那样,头上顶着个联邦委员会的牌子,下面还是行军打仗那一套。名不正,则言不顺。
国际上,鹰酱那边一直催着我们成立正式政府,他们才好名正言顺地加大援助;法国人虽然滚蛋了,还在国际上叽叽歪歪,说我们是叛乱武装,而且他们的俘虏在挖矿呢。”
他顿了顿,看向王文林:“秘书长,你把我们几个初步议的条陈,跟大家说说。”
王文林站起身来,走向主持台,沉声宣布:“第一项,议定国号。目前主要有几种提议,如延续‘北圻联邦’,或采用‘南华共和国’、‘大亚共和国’等,请诸位审议。”
会场内立刻响起了一阵低声讨论。
李敖性子最急,率先开口:“大帅,我以为这些名字,当初叫北圻是因为我们才占领了北部地区。”
“这名字地域局限太大,听起来象个地方政权。我们如今疆域横跨中南半岛北部,再用此名,不合时宜了!”
赵春立接口道:“李委员言之有理。‘南华’、‘大亚’等名,虽气象宏大,但失之空泛,未能点明我立国之本。”
总参谋长陈耀祖沉吟道:“国号需有根骨,有传承,能凝聚人心。我们主体是南迁华人,立足之地未来也将以华族文化为主导……”
龙少华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讨论,没有打搅,待声音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但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诸位,我们为何而来?我们离故土,南下拓疆,为的是什么?不是仅仅为了找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而是为了在这片土地上,延续我华夏之文明,再造我华夏之邦国!”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扫过每一张面孔:“我们的血脉,源自炎黄;我们的文本,是汉字;我们的经典,是孔孟之道、孙文之思!
我们创建的,不是一个无根的政权,而是华夏文明在南方的新生支脉,是千万华人在海外的祖国!”
“因此,”龙少华一锤定音地宣布,“我提议,我们的国号,就定为——夏华共和国!简称夏国!”
“夏华共和国……”
这个名字在会议室里回荡,仿佛带着某种魔力,让所有人的心头都为之一震。
李文龙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精光爆射:“好!听着就提气!告诉全世界,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而且,还能吸引全世界各国华人来此落叶归根。”
“没错!”周容桂也激动起来,“我们是华夏子孙,创建的是共和国家!名正言顺,气贯长虹!”
赵庆芳重重点头:“这国号,能让我们境内的数千万华人立刻产生归属感,也能让全世界的华侨知道,他们有了一个新的、强大的母国!”
文官这边,赵春立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感慨道:“大帅高瞻远瞩!‘华夏’定文化之根,明族群之本;‘共和’立政体之基,示民主之向。
“此名,兼顾传统与现代,内函深远,足以承载我等建国之宏愿!”
张庆来、李国基等人也纷纷颔首,面露振奋之色。
在场的人都知道,一个响亮的、充满凝聚力的国号,对于新生的国家是何等重要。
“看来,大家并无异议。”
龙少华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舒展的笑容,“那么,我宣布,国号定为‘夏华共和国’!”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为一个漂泊族群终于找到的政治归宿,也是为一个古老文明即将在南方绽放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