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吉林小说网 > 开局少帅:我要下南洋 > 第 34 章 民生工业

第 34 章 民生工业

潘元胜的发言,让本来跃跃欲试的不少官员,更加积极的建言献策。

不少人只恨自己怎么没有抢先一步,被潘元胜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龙少华看向潘元胜的眼神中,带着异样的光彩。

这一幕,让台下许多人都看到了,一个个在心里早就打好算盘,会议之后,一定要向潘副部长好好请教一下。

关于教育这一部分,在热闹的氛围中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由工业部的人开始发言了。

工业,可是一个国家的脊梁。

看看当今世界列强,哪一个不是最先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

工业越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就越强大,但是苏联除外。

苏联就是一个畸形的巨人,上身躯干非常强大,但是脚下不稳。

工业部部长是滇城(种秧)机械厂厂长贝季尧。

滇城机械厂是在39年由种秧资源委员会成立,这个机械厂,可是能代表国内最先进的机械制造水平。

贝季尧,1914年生人,但在38年就获得了麻省理工工学院硕士学位。也是在这一年放弃博士学位,回到了滇城这一片净土,担任种秧机械厂第五厂长一职。

提到他,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他的同族,建筑大师贝律名,估计不少的朋友都听说过。

贝家从明末开始,就一直延续着繁荣昌盛,这就象是诸葛家族一样,在各个势力范围都有下注,永远维持不倒,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铁律。

也是和钱塘家族一样,贝家以金融、教育、艺术等领域人才辈出着称?。

贝季尧开口出声道:“主席,两省工厂,已经全部内迁完毕,但由于缺少厂房,加之电力不足,导致进展十分缓慢。不过目前的电力,只能够保障河内、海防两市的生活和工业用电。”

海防市,作为重工业基地,有着大量的水力发电厂、钢铁厂以及广宁省的煤炭厂。

特别是广宁省,这个靠近壮省边境的沿海省份,它的煤炭发电厂,几乎拢断了所有海防港的工业用电。

龙少华“电力方面的情况,具体说一下。”

“河内、海防的火电厂机组老旧,发电量有限。当务之急是开发利用水力。我们已经组织勘探队,在红河上游、黑水河等流域查找合适坝址,筹建水力发电站。但这需要时间和大笔投入。”

“我的计划是短时间内,一是抢修现有电厂,挖掘潜力;二是请求鹰酱援助一批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用来解决交通部修建道路的电力问题。”

龙少华在本子上记下他的计划,又问出了当下最紧要的问题。

“当前,最迫切、也最能直接促进民生,恢复生产方面的,请贝部长说说眼下的情况。”

贝季尧正色说道:“主席,我们已初步勘察,在海防附近有磷矿资源,可用来生产磷肥。鹰酱援助中有一套小型化肥实验设备,我们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扩建,年底就能投入生产。

在此同时,我们也在着手修复和扩大原有的农具厂,大量生产锄头、犁铧等简单农具,解决燃眉之急。”

对于重工业方面,龙少华没有问。

这种事情,想着急也急不来,缺少大型开采设备,鹰酱顾问团答应提供的设备还在途中,短时间内肯定是发展不起来。

目前主要的还是恢复民生,积累声望才是重要的。

而关于民生最主要的的领域,就是纺织业以及食品加工行业。

而滇省的纺织厂,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现在拥有纱锭35620锭、布机560台,其中还是有400台是进口的自动织布机,并配有捻线机等辅助设备。

这些进口的机器,是当初龙文章咬牙买下的。。

此时纺织厂,是第一批迁移的的工厂,安置在河内的郊区,早就已经恢复了生产。

“化肥厂要加大规模,你要上心一些,这是关系到千万人能否吃饱肚子的问题。我听说滇省纺织厂,现在运行的非常良好,你也给大家伙说一下。”

龙少华翻阅着手中的资料说道。

贝季尧脸上不再严肃了,这个纺织厂,确实是他少有的政绩之一。

他脸上露出少许笑容说道:“纺织厂方面,内核是原‘滇城纺织厂’整体搬迁过来的设备和人马。我们已经在市郊选址,利用原法国人的一个仓库区,初步创建了‘北圻第一纺织厂’。”

“大部分纺纱机、织布机早已经安装到位,部分生产线已经运行一个多月了。现阶段,主要生产的是民用棉布和军服用卡其布。上月生产棉布一万匹,极大缓解军队被服须求和部分民用市场的布匹紧缺。”

龙少华:“说一下有哪些困难?”

贝季尧:“首先还是原材料棉花短缺,不过由于产能不高,倒也没事。其次,熟练女工短缺,虽然从移民中招募了大量女工,但培训需要时间;三是染料和部分精细配件仍需依赖进口,不过通过【南洋商贸公司】,解决了大部分原料问题”

龙少华将问题一一记下后说道:“原材料和配料问题,我会让【南洋贸易公司】加紧采购。至于女工培训,可以设立夜校嘛,可以免费吃一餐晚饭,相信有不少人能留下来,正好还能开展扫盲班。”

“是,主席!”贝季尧刚坐下,却没想到了龙少华又开口询问道了。

“我看到你提交的资料上,计划新增粮食加工厂,和大伙讲讲。坐着回话,不必站起来。”

“谢主席。”不过贝季尧还是站了起来。

“我计划建造生产两类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和肉类罐头厂。水果罐头用来出口创汇,肉类罐头主要是以鱼类为主,成立捕捞公司,或者组织渔民出海捕鱼,罐头厂进行收购,也能为渔民增加一点收入。”

至于水果罐头,那就成本更加低了。本地盛产的菠萝、芒果、荔枝等热带水果水果,大部分都是烂在了地里,白给都不要,而且都不易保存,也卖不出去,实在是太浪费。

龙少华对于他的想法,非常感兴趣,在狭长的海岸在线,能作物的土地少的可怜,大多数百姓只能出海捕鱼,维持生活。

鱼罐头,不仅能创收,能作为军粮,还能活跃当地的经济,一举三得。

龙少华点头同意道:“贝部长说的有理,不过这些计划,还需要和商业部一起商讨。要引进民间资本,用来盘活沿海各省份的经济。对于这些开创的企业,可以适当的减免赋税,吸引印尼等商人前来办厂。”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明确了最近一年的主要计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